天天观天下!中国航天育种科研持续推进 助力产业发展


(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日前,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指导举办的太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云南省大理州举行。

研讨会上,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专家,相关产业科研院校及企业代表约100人,围绕太空生物科技发展,以航天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为主题,总结了航天育种的发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涛:咱们国家开展航天育种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在主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木上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已经累计培育超过了200个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在南方地区,利用航天育种的超级稻是完全可以在一年里面两个季节实现亩产超过1000公斤,对咱们国家粮食的稳产,为高质量农产品的供给也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我国航天育种的相关科学实验也将进一步深入推进。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涛:我们不单单说要把种子放在空间站里面,更要考虑在空间站外一些暴露的辐射装置来更加有效地促进植物的遗传改良。瞄准产业需求,大力培育符合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新型耕作方式的品种,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要求。

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围绕航天育种、航天科普、航天级食品等领域,利用载人航天资源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综合效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杨利伟:通过我们很多的平台和招募,空间站的这种科研平台不仅仅是在太空育种,它将来会在很多很多方面,通过航天的医学、材料、生物等方面开展大量的科学实验。通过这些科学实验,希望能够产生很多的科学成果,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为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助力。

关键词:

    快讯

    司太立拟定增募资不超20.5亿元 用于年产1550吨原料药项目

    2022年8月25日,A股公司司太立(603520 SH)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 5亿元,用于年产1550吨非离子型CT造影剂系列原料药项目、年产7710吨碘

    来源:资本邦 22-08-26

    首个使用偏振的超快光处理器面世 计算密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光的偏振来实现最大化信息存储密度的设备。新研究使用多个偏振

    来源:科技日报 22-06-20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