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车展观察之三:技术引领,催发中国汽车向海外进发_今日热搜


【资料图】

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记者王辰阳)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一方面国内市场环境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更多的中国汽车品牌选择向海外拓展市场。2023上海车展期间,多个企业发布了海外发展战略,多元化车型吸引了全球观展者的目光。我国汽车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不断呈现引领态势,助力汽车产品加速出海。

2023上海车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楚天 摄

长安汽车在车展上发布了海外战略,计划2030年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海外市场投资规模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未来,还将在海外布局超过50万辆的产能。

“我们走的不仅是整车出口的贸易形式,而是要扎下根来亲自运营海外市场。今年就计划在泰国投资布局全球右舵生产基地。”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说,“现在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车企需要跟上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转型趋势,加快海外产品的同步开发速度。”

皮卡车型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一些中国车企瞄准了这一领域发力。上汽大通在车展上首发展示了大型纯电性能皮卡GST概念车,即使在负载3.5吨的情况下,行驶在高低落差超过1米的岩石路上,也可以自如穿行。上汽大通总经理郝景贤介绍,新一代的产品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发布会邀请了全球的主要经销商合作伙伴到场。

被中国企业收购的海外品牌焕发了新的活力。路特斯品牌2017年被吉利集团收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开始布局纯电超跑细分市场。“我们在全球拥有很多用户粉丝,如今中国汽车的新能源技术在全球领先,我们的车辆在中国制造对用户增加了更多的吸引力。”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说。

领克汽车从3年前就开始执行欧洲战略,目前在7个国家拥有11家门店,亚太战略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中。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飞表示,我们去年向海外出口了35000多台汽车,感受到海外市场越来越认可中国汽车产品,便宜不再是中国汽车标签,中国汽车品牌像手机、家电品牌一样,正在获得更多的认可。

豪华电动汽车领域的造车新势力高合汽车在2023上海车展宣布开启企业的海外战略,以欧洲和中东为起点陆续落地海外市场,两款车型预计今年三季度开始在欧洲销售,在今年内实现首批交付。高合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表示,过去我们努力把全世界的品牌引入中国,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的品牌带向全世界。欧洲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为企业落地海外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紧抓机遇,进一步助力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

另一家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已经在以色列开设多家门店。在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看来,全球产业链合作提升了新品牌的产品力。零跑汽车计划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发布新车,采用高通8295芯片和英伟达AI处理器,从中央控制到智能驾驶都在业内处于先进的水平。

中国的技术同时为全球车企赋能。“在电气化转型的浪潮中,汽车行业的新时代让全球供应链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重塑,中国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福特中国总裁兼CEO吴胜波说,“在电气化方面,福特积极与中国企业开展全球化合作。今年2月福特宣布将投资35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一座全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由宁德时代为该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

本届上海车展上,福特汽车展台的邻居也正是宁德时代。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深刻变革,车展内外,中外企业正携手面向新的未来。

关键词:

    快讯

    司太立拟定增募资不超20.5亿元 用于年产1550吨原料药项目

    2022年8月25日,A股公司司太立(603520 SH)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 5亿元,用于年产1550吨非离子型CT造影剂系列原料药项目、年产7710吨碘

    来源:资本邦 22-08-26

    首个使用偏振的超快光处理器面世 计算密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光的偏振来实现最大化信息存储密度的设备。新研究使用多个偏振

    来源:科技日报 22-06-20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